治疗癫痫时,这些注意事项不可不知
癫a痫,这一慢性脑部疾病,以其发作的反复性与不可预测性,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困扰。全球范围内,癫痫患者数量庞大,仅我国就有数百万患者在与疾病顽强抗争。在漫长的治疗之路上,掌握正确的注意事项,是有效控制病情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。
一、严格遵循药物治疗原则
(一)按时按量服药
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之一,而按时按量服药则是确保药物发挥疗效的基础。药物在体内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,才能有效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,从而控制癫痫发作。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,在规定时间服药,切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漏服。例如,常见的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,一般需每日服用 2-3 次,患者可设置闹钟提醒,确保早、中、晚按时服药。若因特殊情况漏服,应在想起时尽快补服,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,则无需补服,以免剂量过大引发不良反应。
(二)不可擅自停药
癫痫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,通常需要持续服药 2-5 年甚至更久,待病情稳定、脑电图恢复正常后,经医生评估方可逐渐减药、停药。擅自停药是癫痫治疗中的大忌,极易导致病情复发,且复发后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。据临床研究,约 60% 擅自停药的患者会在短期内出现癫痫发作,部分患者甚至会陷入癫痫持续状态,危及生命。因此,患者无论感觉病情如何,都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,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。
(三)注意药物不良反应
所有抗癫痫药物都可能存在一定不良反应,常见的有头晕、嗜睡、皮疹、肝功能损害等。患者在服药期间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,一旦出现异常,应及时告知医生。比如,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,可能会出现皮疹,若皮疹较轻,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观察或采取相应措施;若皮疹严重,如出现剥脱性皮炎等,必须立即停药并接受治疗。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,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,以平衡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。
二、注重生活管理
(一)保持规律作息
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对癫痫患者至关重要。睡眠不足是常见的癫痫诱发因素之一,长期熬夜或睡眠不规律会使大脑神经细胞处于疲劳状态,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。患者应尽量保证每晚 7-9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。例如,晚上 10 点前上床睡觉,早上 6-7 点起床,避免夜间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,营造安静、舒适的睡眠环境,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
(二)合理安排饮食
癫痫患者的饮食需营养均衡,同时要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食物。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新鲜蔬果等,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。像菠菜富含维生素 B 族和铁元素,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,患者可适当多吃。要减少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油炸食品等,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神经,引发癫痫发作。此外,咖啡、浓茶、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,以及酒精类饮品,都应避免饮用。
(三)避免危险行为
癫痫发作具有不确定性,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从事可能带来危险的活动。高空作业、游泳、驾驶等活动,一旦在进行过程中癫痫发作,极易导致严重后果,危及生命安全。患者可选择一些相对安全、温和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放松身心。若患者需要外出,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同,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,以便在发作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。
三、重视心理调节
(一)积极面对疾病
长期受癫痫困扰,患者往往会产生自卑、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这些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,还可能对病情控制产生不利影响。患者要正确认识癫痫,明白这是一种可治可控的疾病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可通过参加癫痫患者互助小组、与病友交流经验等方式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例如,一些医院或公益组织会定期举办癫痫患者交流会,患者在交流中能感受到他人的支持与鼓励,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。
(二)寻求心理支持
当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时,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至关重要。心理医生可通过心理疏导、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,帮助患者调整心态,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。同时,家人的理解与陪伴也是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支撑。家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与耐心,倾听他们的心声,鼓励他们表达内心感受,营造温暖、包容的家庭氛围。
四、定期复查
(一)复查时间与项目
癫痫患者需定期前往医院复查,一般在开始治疗后的 1-3 个月内进行首次复查,之后根据病情稳定情况,每 3-6 个月复查一次。复查项目主要包括脑电图、血常规、肝肾功能等。脑电图能直观反映大脑神经元的放电情况,帮助医生了解病情控制效果;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可监测药物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,及时发现潜在不良反应。例如,通过血常规检查,若发现白细胞计数下降,可能提示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,医生会据此调整治疗方案。
(二)与医生充分沟通
复查时,患者要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,详细告知医生近期的发作情况,如发作频率、发作症状是否有变化等,以及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适。医生会根据患者反馈及复查结果,评估治疗效果,调整药物剂量、种类或治疗方案。患者不要隐瞒病情,积极配合医生,以便获得最佳治疗效果。
五、中医推拿按摩辅助治疗癫痫
中医推拿按摩作为一种传统疗法,在辅助治疗癫痫方面具有独特作用。其原理基于中医经络学说,人体经络系统内联脏腑、外络肢节,通过特定手法刺激经络上的穴位,可调节气血运行,改善脏腑功能,进而辅助控制癫痫发作。
(一)调节气血运行
推拿按摩运用揉法、按法、推法等手法,作用于患者体表经络。例如,在背部膀胱经进行推拿,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经络,循行全身,对调节气血起着关键作用。按摩师通过沿着膀胱经缓慢推揉,可促进气血在经络中顺畅流通,保证大脑及全身脏腑得到充足气血滋养。当气血运行正常,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得以稳定,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因,降低发作频率。
(二)改善脏腑功能
癫痫的发病与脏腑失调密切相关,中医认为肝风内动、痰浊内生等常为发病原因。推拿按摩可针对相关脏腑对应的经络穴位进行调理。如按摩腹部的中脘穴,中脘穴归属任脉,为胃之募穴,具有和胃健脾、化湿祛痰的功效。通过按揉中脘穴,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减少痰湿生成,从根源上改善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癫痫症状。此外,按摩肝经上的太冲穴,可起到疏肝理气、平肝息风的作用,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,缓解肝风内动引发的癫痫发作。
(三)缓解肌肉紧张
癫痫发作时,患者常伴有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烈收缩、抽搐。推拿按摩可在发作间歇期,帮助患者放松肌肉。例如,对四肢肌肉进行揉捏、拿捏,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状态,减轻肌肉疲劳。肌肉处于放松状态,有利于身体整体的气血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稳定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癫痫发作时的痛苦,且有助于身体在发作后快速恢复。
(四)常用穴位及操作手法
百会穴:位于头顶正中。操作时,按摩师将食指或中指指腹置于百会穴上,以轻柔的力度进行环形按揉,每次按揉约 3 - 5 分钟。百会穴为诸阳之会,刺激此穴可提升阳气,醒脑开窍,对改善癫痫患者的精神状态、减轻发作症状有积极作用。
神庭穴: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 0.5 寸处。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神庭穴,每次按压 3 - 5 分钟,可起到镇静安神、醒脑益智的效果,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,辅助控制癫痫发作。
内关穴:位于前臂前区,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2 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按摩师用拇指指腹按揉内关穴,力度以患者感觉微微酸胀为宜,每侧按揉 3 - 5 分钟。内关穴是调节人体气机的重要穴位,刺激它可宽胸理气、宁心安神,对缓解癫痫发作时的心慌、胸闷等不适症状有帮助。
合谷穴:在手背,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用拇指指尖按揉合谷穴,同样以酸胀感为度,每侧按揉 3 - 5 分钟。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、行气止痛的功效,按摩此穴能调节人体气血运行,对辅助治疗癫痫有一定作用。
中医推拿按摩辅助治疗癫痫一般每周进行 2 - 3 次,每次持续 30 - 60 分钟,需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效果。在进行推拿按摩时,务必由专业的推拿按摩师操作,以确保手法正确、力度适中,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损伤。同时,推拿按摩应作为癫痫综合治疗的一部分,与药物治疗、生活管理等其他治疗方法协同配合,共同助力患者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 。
癫痫治疗是一场持久战,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以上各个方面,严格遵循医嘱,注重生活细节,保持良好心态,定期复查,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,回归正常生活。